党团建设 | “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主题理想信念教育讲座

发布者:张爱悦时间:2025-11-05浏览数:

2025年10月24日,英国365公司成功召开了以“漫谈毛泽东是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英国365公司团委书记朱博晨老师主讲,以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过程、原因及当代启示,强调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A596


讲座伊始,朱博晨老师着重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教育是构筑精神支柱的核心环节,其首要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树立超越短期得失的远大目标,使其能够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定力,始终以坚定信念战胜艰难险阻;同时,由于政治成长与个人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坚持真正的理想信念还需要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转化,做到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实践认同的统一。


202A1


随着讲座进行,朱博晨老师介绍到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展现的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成熟路径。


毛泽东的思想演进并不是线性的,而是经历了扬弃与重构。早期,他的思想结构初步形成时,呈现的是多元并存的状态。在多种思想的碰撞中他进一步投身于多种主义的实践,但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使他深刻意识到改良道路在中国的不可行性,这也成为了他思想转变的直接催化剂。为此,他运用批判的武器,系统地、严厉地剖析和自我革命了过往接受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完成了思想转变,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与个人智慧的创造性结合。


1EF54


朱博晨老师引用金民卿教授的观点指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思想转变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主观层面,他怀抱改造中国的坚定理想信念与远大志向,这种内在追求推动他不断汲取新知、探索救国道路,最终在众多思潮中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走上革命实践之路;


在客观层面,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社会变革等历史进程直接决定了他思想转变的基本方向,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变动中的思想教育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的潜在影响,共同塑造了他思想选择的标准和风格特征。


主客观因素相互交织——时代环境为思想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而理想信念则确保了他在复杂环境中始终朝着明确方向前进,二者的辩证统一最终推动毛泽东完成了从爱国青年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转变。


202A1


此外,讲座上谈及毛泽东属于自我革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转变具有特殊模式。首先其过程不是简单的理论接纳,而是始终以中国社会实践为根本依据,通过实地考察与革命检验来筛选思想资源;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彻底的自我思想革命,对原有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进行系统性批判扬弃;最后,经过实践淬炼与自我革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现实国情与传统文化精华的创造性融合重构。


1F30B


讲座的最后,朱博晨老师总结指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必须筑牢理论根基,通过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把握其精髓;同时要扎根文化沃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尤为关键的是,要立足国情与时代,在“两个结合”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潮,更要坚定信仰,勇于进行理论斗争与思想辨析,唯有如此,方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真正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同时朱博晨老师向同学们推荐阅读金民卿教授的《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以期更好地理解本次讲座的内容。






365英国上市公司(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英国365公司 ©2023